中国如何在国际芯片产业中实现技术赶超?
国有产业投资基金应该优先支持基础性研究和核心共性技术攻关。如果不能把握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我国在产业技术创新方面就只能跟在发达国家身后亦步亦趋。他国技术创新的经验表明,产业基金只能够锦上添花,无法无中生有解决技术创新问题。从日本、韩国的经验来看,国家主导的产业创新基金基本都以支持共性技术研究为目标。而且,市场化的产业投资基金还有一个天然的属性,那就是追求阶段性收益,规避大的投资风险,因此,研发周期长、市场前景不明确的偏基础性研发项目,产业投资基金的作用有限。但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现状是,大量资金投入创新链后端和中低端应用芯片环节,前端基础性技术突破进展不大。在当前中美贸易现实背景下,国有产业基金直接支持企业创新本身就遭到美国的强烈诟病,同时,这样做的效果也未必尽如人意。能够看到明确效益的创新项目,市场上并不缺乏资金。而对于创新前景不明确的,国有产业基金介入又无法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因此,产业扶持基金不应该以直接经济效益为目标,而应该作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的引导资金,以优势企业为抓手,优先支持产学研合作和产业技术联盟基础上的基础性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原标题:中国如何在国际芯片产业中实现技术赶超? 【编辑推荐】
点赞 0 (编辑:青岛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