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可视化图表,你选对了吗?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常听到一句话,“能用图描述的就不用表,能用表就不用文字”。这句话也直接的表明了:在认知上,大家对于图形的敏感度远比文字高。 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这样一些问题:
常见的图表选择原则文章有很多,这里只做简单总结,重点是从逆向来看常见场景选用以及按照数据关系选用,最后是使用中会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本文将分为以下两部分:
作为视觉动物的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惊艳全球的一些数据可视化的例子(原文链接)。 两个优秀的数据可视化案例 A. 按年龄段分布的美国人口百分比: 这个 GIF 动画,显示了随着时间推移的人口统计数量的变化。这是如何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呈现一种单一的数据的好榜样。 B. 最有价值的运动队 这是通过叠加数据来讲述深层故事的一个例子。 这个交互由 ColumnFive 设计,受福布斯“2014年最具价值的运动队50强”名单得到的启发。但是它不仅将列表可视化,用户还可以通过它看到每支队伍参赛的时间以及夺得总冠军的数量。这为各队的历史和成功提供了更全面的看法。 基础图形及特点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下数据可视化图表的基本类型和选用原则,选用正确的数据可视化的图表。 ① 柱形图(Bar Chart) 优势:柱形图利用柱子的高度,能够比较清晰的反映数据的差异,一般情况下用来反映分类项目之间的比较,也可以用来反映时间趋势。 注意:柱形图的局限在于它仅适用于中小规模的数据集,当数据较多时就不易分辨。一般而言,不要超过10个。 通常来说,柱形图的横轴是时间维度,用户习惯性认为存在时间趋势。如果遇到横轴不是时间维度的情况,建议用颜色区分每根柱子。 衍生 - 堆叠柱状图: 不仅可以直观的看出每个系列的值,还能够反映出系列的总和,尤其是当需要看某一单位的综合以及各系列值的比重时,比如:1-8月伦敦和柏林房产交易笔数(万)。 ② 条形图(Bar Chart) 优势:条形图用来反映分类项目之间的比较,适合应用于跨类别比较数据。在我们需要比较项类的大小、高低时适合使用条形图。 ③ 折线图(Line Chart) 优势:折线图用来反映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当我们需要描述事物随时间维度的变化时常常需要使用该图形。 衍生 - 光滑折线图(Smooth line chart): 假如关注的是数据反映的整体趋势,光滑折线图最适合,尤其是当数据波动较大时,采用折线图会显得很乱。 衍生 - 面积图(Area chart): 折线图下方填充阴影,构成面积图,如果有两个或以上折线图,在各自折线的下方填充不同颜色的阴影,构成堆积面积图,便于了解折线的相对占比 ④ 饼图(Pie Chart) 注意:饼图是一种应该避免使用的图表,因为肉眼对面积大小不敏感。是最容易被误用的。但在具体反映某个比重的时候,配上具体数值,会有较好的效果。 在需要描述某一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时,适合使用饼图。例如:占据公司全部资金一半的两个渠道;某公司员工的男女比例等。 而需要比较数据时,尤其是比较两个以上整体的成分时,请务必使用条形图或柱形图,切勿要求看图人将扇形转换成数据在饼图间相互比较,因为人的肉眼对面积大小不敏感,会导致对数据的误读。 (编辑:青岛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