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对物联网的预测显示,到2020年,全球将有500亿台设备联网,但实际上,我们只达到了约20亿台。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物联网的发展没有预期的那么快。
2010年,我们开始看到从运营商和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MVNOS)到基础设施供应商、模块制造商、集成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各种各样的供应商生态系统对物联网产生了巨大的兴奋。思科(Cisco)和爱立信(Ericsson)等公司的早期预测显示,到2020年,我们将看到200-500亿台设备联网。
哪里出了问题?
最初的建议是基于这样的假设:一旦我们拥有了无处不在的全球连接,所有可以连接的东西都会连接起来。在消费市场,预测基于联网汽车数量的大幅增长(我们确实看到了),以及消费电子产品、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城市和健康监测设备等细分市场。在商业领域,公用事业、保险、零售、工业车队和制造业被认为是(现在仍然是)从物联网连接中受益最多的垂直行业。物联网的机遇也应该是全球性的——不仅来自世界各地的本地/区域部署,还来自需要漫游协议和单sku全球SIM的国家间部署。
虽然业界对物联网的增长仍持乐观态度,但这些早期预测已大幅回落。缺乏数据安全性、部署成本、缺乏公司专业知识、需要从多个领域获得支持,以及高层管理层对可靠投资回报率的信心等问题,都成为物联网增长速度不如预期的原因。预算紧张、缺乏安全、停车、照明、水管理等集中系统的城市一直难以接受物联网。运营商也在努力实现物联网投资的货币化。众所周知,每个用户的平均收入(ARPU)很低,而且由于欧盟的监管,漫游费用已经降低了很多,遏制了全球部署的兴奋。
发生了什么事?
即使早期的预测过于乐观,也并非完全令人沮丧。例如,一些部分已经超出了预期,而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新用例。一些试点已经发展到大型部署,新的连接类型和技术将继续推动增长。由于政府的赞助和在技术产品(包括使用互联机器人和其他类型的工业自动化)方面表现优异的愿望,亚太等特定地区的物联网连接正在大幅增加。

(编辑:青岛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