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知乎技术团队文化的12句”四字真言“,句句戳心!
工作语言 工作的语言是关键,我们的工作语言(不是编程语言)是指我们在一起协作,一起工作。稍微了解知乎的同学都知道,知乎在应用 OKR。 OKR 有哪些好处?适用于什么样的情况?什么样的团队? OKR 最早兴起于英特尔,是英特尔的投资人把它带到了谷歌,虽然谷歌和 Facebook 对 OKR 做了些变通,但是他们还是在使用 OKR。 OKR 有几个特点,首先,OKR 跟 KPI 不一样,不是你做到了就一定是好的,它会打一个分,一个 O 对应三个 KR 或者五个 KR。 当然,不是说这分打 1 分就是最好,恰恰是打到 0.7 或者 0.8 分可能是最好的。为什么呢? 因为设定的目标就是要求你要跳起来才够得着,如果目标很容易达成,说明你开始设置的目标没有给出更多的挑战。当然,如果打的分数偏低,就要想想是不是之前设定的目标过高,或者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一些什么问题。 我们现在在团队和公司层面应用 OKR 比较多,针对个人我们也试过。但是,我们发现 OKR 落实到个人的时候会五花八门,什么情况都有。 物质激励 结合 OKR,我再谈下关于物质激励的一些想法,我觉得使用物质激励一定要小心。 为什么说物质激励要小心呢?毫无疑问,物质激励是有效的,但是物质激励就跟给大家提供所有的硬件条件一样,它失效的速度非常快,而且在某些层面上它会产生一些负作用。 我在负责 HR 之前,一直以为HR是一个偏直觉的工作。后来接触 HR 之后我发现国外很多做 HR的人非常严谨,他们会针对一个激励的方法做一些实际的实验。 我们来看一个实验。找三组人到一个房间里面给他们安排一个脑力任务,拼一个乐高,或者拼一个七巧板。这三组人怎么区分呢? 一组人直接拿了任务进去拼接,最后看谁的时间长,谁的时间短。另一组人我会告诉他们,如果赢过对方可以获得一美元激励。最后一组人明确地告诉他们就是来玩这个游戏,没有任何的激励。结果,第三组赢了。 第二组之所以会输掉比赛,是因为他知道这些会跟他的奖金挂钩,这就是问题的所在。当他想到跟奖金挂钩了就不会再有学习的动力了,他的学习动力、成长动力就没了,因为这个时候他想的是如何保障个人利益。 虽然是一个脑力游戏,但只要搀和了物质奖励,他的想法就多了,他想的都是怎么把钱搞到手,这样就会封闭他成长的路线。 不要吝啬 (编辑:青岛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