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程序员与国外程序员对比 看完你还淡定么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自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到2009年移动互联网爆发,随着国内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人工智能的一路蓬勃发展,全国各地对IT人才的需求也出现了飞跃式增长。 在2019年开始之际,为了提高国内程序员的技术水平,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补齐短板。“全球开发者平台”参考多方数据,对国内外程序员的技能、工作状况等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总结,希望引发大家的认知和重视,并找到提高的方法。 思维模式对比 -价值取向-
外国程序员大多数是因为热爱编程而从事这份工作的,他们往往会在某个领域专注研究几十年。甚至50岁以上的程序员仍安心待在同一个岗位写代码,钻研技术。另一方面,国外的程序员,专心写程序并专研,他的级别和工资就会年年往上涨。
在中国,真正因为热爱编程而从事这份工作的人并不多,很多人学习程序都是因为这个行业火,工资高,入行门槛低。不过,到了30岁,如果没能进入管理层,大多数人都会考虑转行,或仅靠自身的知识累积开始创业。 -职业诉求-
欧美人非常注重发展个人的“创新”能力,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去尝试创造。
中国的程序员更关注物质回报,尤其是到了创造力高峰的时候却被现实牵绊。中国程序员职业黄金时期所要面对的干扰非常大,一是要让自己融入英语技术圈子,其次要应付没追求的世俗文化。 -思维模式-
国外的程序员更多地去思考和专研这个工具的产生和原理,然后可能会自己优化出2.0之类的,到了中年往工具开发这个方向走。顶级的程序员往往有系统性的思考方式、勇于去研究不懂的代码,并且精通代码调试,擅长制作、整合工具等。
国内的大部分程序员只是工具的使用者,不会思考工具的产生和原理,用惯了一个高效的工具就被这个工具套牢成为奴隶。对不曾接触过的代码,很多人都没有尝试就放弃了。中年更多是往管理、服务业以及转行等方面发展,创新不够。 工作现状对比 -性别年龄-
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女性在科技界的贡献并不亚于男士,但从调查数据来看,国外的女程序员为数不多。也许是因为在生理结构和心理素质、思维模式上与男性的差异使她们在职场中遭受了某些偏见。无论是女程序员最集中的前端,还是从事的Java,企业给女程序员开出的平均年薪,均低于男程序员5万至6万。
据调查显示,中国近一半的程序员年龄在25-29岁之间,且35岁以上占一成不到。如图所示: 中国程序员一直由男性主导,程序员男女比例接近12:1,单性别职业最高。如图所示: -工作地区-
在这个高科技飞速发展时代,哪个国家哪座城市的高科技正在迅速发展?美国知名的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选出了全球Top20高科技城市排行榜:
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沃斯堡——风险资本增长 日本东京——正为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做准备 瑞典斯德哥尔摩——正在实现数字化和环境革命 加拿大温哥华——数字媒体公司多 荷兰阿姆斯特丹——金融技术、能源效率、初创企业 中国北京——专利数量名列前茅 中国上海张江高科技园——申请专利和风投突出 加拿大蒙特利尔——虚拟现实、智能服装 印度班加罗尔——IT公司暴增 中国深圳——工厂和机器人产业中心、专利申请数量超高
中国程序员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其中北京市(17.18%)、杭州市(13.50%)、上海市(11.04%)、广州市(9.52%)和深圳市(8.59%)。以上5座城市均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聚集地。 由上图可见,国内一线城市依然是程序员的主要聚集地,一些经济发达、科技公司密集的二线城市也聚集了大量的程序员。 各主要城市发展前景排序为: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广州、成都。 在各职业群体中,程序员希望在当前城市扎根的比例并不高。21.1% 的程序员考虑去其他城市发展,此占比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仅有 17.6% 的程序员考虑回到家乡(出生地)生活发展。仅 49.1% 的一线城市程序员计划在当前城市扎根生活,而 74% 的新一线城市程序员和 65.1% 的二线城市程序员有同样规划。 -薪资收入-
(编辑:青岛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