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染指系统架构?你绝对不可错过的一篇
关于TCC(Try-Confirm-Cancel)的概念,最早是由Pat Helland于2007年发表的一篇名为《Life beyond Distributed Transactions:an Apostate’s Opinion》的论文提出。 TCC事务机制相比于上面介绍的XA,解决了其几个缺点: 1.解决了协调者单点,由主业务方发起并完成这个业务活动。业务活动管理器也变成多点,引入集群。 2.同步阻塞:引入超时,超时后进行补偿,并且不会锁定整个资源,将资源转换为业务逻辑形式,粒度变小。 3.数据一致性,有了补偿机制之后,由业务活动管理器控制一致性 ![]() 对于TCC的解释: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用100元买了一瓶水, Try阶段:你需要向你的钱包检查是否够100元并锁住这100元,水也是一样的。 如果有一个失败,则进行cancel(释放这100元和这一瓶水),如果cancel失败不论什么失败都进行重试cancel,所以需要保持幂等。 如果都成功,则进行confirm,确认这100元扣,和这一瓶水被卖,如果confirm失败无论什么失败则重试(会依靠活动日志进行重试) 对于TCC来说适合一些:
实现参考:ByteTCC:https://github.com/liuyangming/ByteTCC/ 本地消息表本地消息表这个方案最初是ebay提出的 ebay的完整方案https://queue.acm.org/detail.cfm?id=1394128。 此方案的核心是将需要分布式处理的任务通过消息日志的方式来异步执行。消息日志可以存储到本地文本、数据库或消息队列,再通过业务规则自动或人工发起重试。人工重试更多的是应用于支付场景,通过对账系统对事后问题的处理。 ![]() 对于本地消息队列来说核心是把大事务转变为小事务。还是举上面用100元去买一瓶水的例子。 1.当你扣钱的时候,你需要在你扣钱的服务器上新增加一个本地消息表,你需要把你扣钱和写入减去水的库存到本地消息表放入同一个事务(依靠数据库本地事务保证一致性。 2.这个时候有个定时任务去轮询这个本地事务表,把没有发送的消息,扔给商品库存服务器,叫他减去水的库存,到达商品服务器之后这个时候得先写入这个服务器的事务表,然后进行扣减,扣减成功后,更新事务表中的状态。 3.商品服务器通过定时任务扫描消息表或者直接通知扣钱服务器,扣钱服务器本地消息表进行状态更新。 4.针对一些异常情况,定时扫描未成功处理的消息,进行重新发送,在商品服务器接到消息之后,首先判断是否是重复的,如果已经接收,在判断是否执行,如果执行在马上又进行通知事务,如果未执行,需要重新执行需要由业务保证幂等,也就是不会多扣一瓶水。 本地消息队列是BASE理论,是最终一致模型,适用于对一致性要求不高的。实现这个模型时需要注意重试的幂等。 MQ事务在RocketMQ中实现了分布式事务,实际上其实是对本地消息表的一个封装,将本地消息表移动到了MQ内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MQ事务,如果想对其详细了解可以参考: https://www.jianshu.com/p/453c6e7ff81c。 ![]() 基本流程如下: 第一阶段Prepared消息,会拿到消息的地址。 第二阶段执行本地事务。 第三阶段通过第一阶段拿到的地址去访问消息,并修改状态。消息接受者就能使用这个消息。 (编辑:青岛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