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大数据:商业世界的“上帝视角”
只是大数据在国内的用户基础似乎还很贫瘠:微信每年都会放出一份大数据报告,告诉我们什么是最受欢迎的年度表情;支付宝每年都会公布一份年度账单,用数据诠释过去一年中花了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至于百度搜索大数据的应用,可能是不少营销人的必备工具,更广阔的B端市场对其的关注度还有不小的增长空间。 比如手机厂商已经习惯于从搜索大数据中追踪舆情,然后根据用户的喜好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计划,却没有耐心从亿万用户的搜索大数据中挖掘产品痛点在哪里,反而喜欢从几千人规模的调研数据里找答案。 再比如提到经典的数据应用案例时,很多人想到的还是沃尔玛“啤酒与尿布”,也折射了当下零售商的窘境:执着于在自家的仓库数据中找到可能的商品关联,如果进一步分析搜索啤酒的用户背后的动机是什么、还会搜索哪些商品,是否会制造更多的可能? 另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是,疫情期间每天有超过10亿人次在用百度搜索获取信息,沉淀了海量的用户数据,这些用户们出于什么样的需求,基于什么样的诉求?幸运的是,已经有不少人尝试从野味、口罩等数据中给出了一些洞察,可这些疫情期间的搜索数据如何优化社会治理体系,如何预防下一次疫情的出现,还需要进一步下功夫挖掘。 就像疫情期间同时发生的生鲜抢购和农产品滞销,对这些数据进一步挖掘整理,是否可以对供应链的调整给出科学的指导;不同地区的医学关键词搜索情况和当地的医疗体系进行关联分析,或许可以以远程诊疗的形式弥补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以及不同地区“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用品的搜索情况,大致可以洞察出当地的需求强弱,引导政府调整医疗物资的分配...... 至少对站在产业转折点上的中小企业而言,在现金流远不能和巨头匹敌的局限下,搜索大数据这座金矿可能是拉平差距的唯一筹码,谁能掌握挖掘大数据的“黑魔法”,无疑将在竞争中多一些胜算。 04 写在最后 “镜像世界”并不是科幻电影的专属,而是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家David Gelernter在1991年提出的概念。 彼时给“镜像世界”下的定义是:镜像世界是将一些巨大的结构性的运动的真实生活,像镜像图景一样嵌入到电脑中,通过它你能看到和理解这个世界的全貌。长达30年时间的科技演进,现实世界正在1:1映射变成数字社会,特别是在物联网的推进下,整个世界都在“可读化”,“镜像世界”已然从概念成了现实。 其中搜索大数据正是“镜像世界”的组成部分之一,或许我们还不能从人类的尺度观察世界,但从商业的尺度来洞察潜在的机会点,并不缺少一定的可行性。正如那句有些鸡汤性质但不失哲理的话:当你改变了看世界的方式,你就改变了你所看到的世界。 (编辑:青岛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