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解密个人信息泄露的八种途径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9月15日技术沙龙 | 与东华软件、AWS、京东金融、饿了么四位大咖探讨精准运维!
你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号码、网络账号密码等内容。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向一些特定的社会机构提供我们的个人信息,比如购房时会向房地产开发商出具个人身份证号码和姓名,联系电话、住址;在网上求职时,也会向网站录入个人信息等等。 另外,社交软件和购物平台得到快速发展,不少用户在网聊时缺少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在网购时缺少应有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在网上求职时对诈骗分子的要求偏听偏信,导致社交软件号被盗、支付宝登录密码被盗、银行卡被人盗刷。认真这些案件的背后,其核心的问题就是个人信息泄露后被犯罪分子非法利用。 那么,犯罪分子是如何得到这些个人信息的呢?近年来,少数中介“内鬼”将自己掌握的个人信息非法出售,从中谋利。不法分子还会利用非法购买的黑客工具,利用大胆火辣的照片、超级便宜的商品价格、奇闻异事等内容引诱不知真像的人进入钓鱼网站,以窃取个人信息。犯罪分子在获取公民的个人信息后,会使用软件测试登录名、密码,以窃取和消费受害人的钱财;或者利用公民信息针对不同人群设置不同的诈骗剧本实施精准诈骗。我们根据真实的案例,梳理出个人信息泄露的八种途径,提醒大家注意上网安全,防止因个人信息泄露上当受骗。 途径1:中介机构 各类培训机构、中介机构、装修公司在办理业务时都会要求客户留下个人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稍有不慎就会被中介机构的“内鬼”非法倒卖。此外,个人上网时经常会碰到各种填写调查问卷、玩测试小游戏、购物抽奖,或申请免费邮寄资料、申请会员卡等活动,一般要求填写个人姓名、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遇到这类情况,必须要谨慎。 警方提醒
途径2:淘汰的旧手机 要谨慎处理自己更换下来的手机。现在手机升级换代速度快,有的人喜欢赶时尚,频繁更换手机,而对载有大量个人信息的旧手机大都采用一删了之的办法处理后,即拿到二手市场变卖,也有的随意送人。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每年都有上亿部手机被淘汰,二手手机成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有些收购二手手机的商贩,利用这一漏洞“倒卖”个人信息,他们只要利用简单的工具,就能轻而易举地恢复手机里的数据,然后再以几毛钱一条的价格打包出售机主的手机号、通讯录、支付宝账号等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流向市场,个人的财产和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警方提醒
途径3:社交媒体软件 许多人在使用社交媒体软件时不注意保护隐私,随意添加不熟悉的好友,有的在聊天时不自觉地说出自己的姓名、职务、工作单位等信息。也有的将上述内容在QQ、微信中进行标注。 还有一些人经常在朋友圈晒自己的火车票、登机牌、出游地、美食,无意中泄露了个人信息。 另外,有的家长在网上发布孩子的图片或文字记录,泄露了孩子的相貌和姓名,而不法分子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诈骗、绑架等。 警方提醒
途径4:快递单和包裹皮 网购的繁荣催生了快递业的飞速发展,但很多人在发快递时,忽视对单据妥善保管,而这张小小的快递单上,至少包含了收件人的姓名、地址、联系电话三项重要的个人信息。在网上购物时,小件物品商家大都采用塑料袋包装后,由快递公司打印粘贴收件人信息的胶贴,当购买人收到快递拆开包裹后,将包裹封皮也随意扔掉,而封皮的粘贴上就存有大量的个人信息,比如姓名、家庭地址、电话,有的快递包裹还标注了购买物品的种类、购买时间,以及购买于哪个网物网站等内容。 警方提醒
途径5:购物网站 在不靠谱的网站购物时,有的商家会用即时通讯工具给客户直接发送支付链接,这个链接会绕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安全监控,让你直接给他打钱,从而实现诈骗的目的;也或者利用低价商品做诱饵,诱使消费者扫描植入木马的二维码,从而盗取用户的信息和钱财;犯罪分子还会从网上购买客户资料,以“退款”等为由,诱骗用户提供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等信息;有的骗子还制作了以假乱真的“钓鱼网站”,步步设坑,骗取用户重要信息。 警方提醒
途径6:身份证复印件 公民在办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事务时,需要大量使用有效身份证件,为了避免别有用心的人盗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在提供复印件时一定要写明用途。 (编辑:青岛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