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青岛站长网 (https://www.0532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AI:这道题可太难了

发布时间:2020-12-03 17:17:51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小米就这样炸开了手机行业的锅,在配置拉满的高端智能手机基本都在三四千高位且都是外来品牌的前提下,1999又配置顶级的智能手机颠覆了国内手机市场,小米商业模式石破天惊的三驾马车硬件、软件、互联网挤在媒体头条。拥有这么一个伟大的起点,雷军带着团队

 小米就这样炸开了手机行业的锅,在配置拉满的高端智能手机基本都在三四千高位且都是外来品牌的前提下,“1999”又配置顶级的智能手机颠覆了国内手机市场,小米商业模式石破天惊的三驾马车“硬件、软件、互联网”挤在媒体头条。拥有这么一个伟大的起点,雷军带着团队在前期为磨出 MIUI 系统和硬是把供应链“无中生有”的努力都值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雷军学会了模仿。小米的 MIUI 在早期确有借鉴魅族的操作系统 Flyme 以及魅族的论坛模式,从手机发烧友入手,以性价比出发。同时,MIUI 也是第一个取消 Android 二级桌面,学习 iOS 直接用文件夹的第三方 UI,这样的模仿学习让 MIUI 在诸多安卓手机中显出特别和优势来。

  但很快,用户和大众开始对一飞冲天的小米 1 有怨言。小米起步太快,对售卖预估不够,造成供应的严重短缺,从凭预订号排队购买,到限号销售,再到提前关闭购买通道,小米收了钱却提不出那么多货,雷军开始被怒斥搞“饥饿营销”。

  终于补上了供应链的漏洞,雷军在 2012 年又推出神机小米手机 2 和 1S,在创业的第一个财年,就完成了 100 亿元的营业额。

  接着小米就在投资者的青眼里一路走高,手机销量稳定增长,MIUI 系统拥有 1.5 亿活跃用户,小米生态链成功复制小米模式到更多商品领域,国际化征途也顺利得耀眼,在市场份额的争夺战中走到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位置。

  直到 2014 年,情况开始急转直下,因为雷军又在关键时刻傲娇了一把,只是这一次不是因为埋头创新。

  小米的气势如虹,引来资本圈对手机行业的强烈兴趣,纷纷送钱上门。但此前发过一轮 40 亿美元债务,自觉资金压力不大,想保证公司自由生长,又对小米前景乐观得上头的的雷军是再次融资的强势反对者,拒绝了孙正义为首的 70 亿美元投资,最终只接受了其他投资机构 11 亿美元的资金注入。

  那会儿的雷军不曾想,钱哪里嫌多,往后烧钱的机会多得是,这一把预备靠钱救命的机会可难再得了。

  热钱不断涌入各大手机企业,小米的模式也开始被竞相模仿。华为 mate7 开拓国内高端市场打出招牌,而和阿里巴巴战略合作的魅族、乐视、酷派、VIVO、OPPO 等都进入撒钱比价格的混战。

  2015 年双十一小米靠最后半小时狂下红包雨才险胜华为,让雷军在庆功会上都懒得摆个鼓励的笑脸。

  但即使小米因烧钱补贴战的露出疲态,雷军仍在坚持以价换量,走性价比战略。2015 年 7 月的内部会上,雷军神色凝重地踱步,语气严肃地讲着非常天真纯净的理想,“我们要靠农民种地一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难道我们真的习惯了尔虞我诈的生活吗?能不能有一个公司真正值得你信赖呢?”

  八周年纪录片里雷军在谈论小米低价时也坚决表态:“你们别劝我,我不会涨价的”。
 

终于,2010 年年初,华为推出了由海思研制的业界首款支持 TD-LTE 的终端芯片“巴龙 700”,支持 LTE FDD 和 TD-LTE 双模。首次流片成功的当天,上海研究所一片欢腾。

  更重要的是,巴龙打破了高通对基带芯片市场的垄断,并且通过与麒麟芯片的配合,进一步提高自研能力。

  此后,海思再接再厉,2012 年发布整合于麒麟 910 的基带芯片巴龙 710,以领先高通、联发科一年的速度实现了 150Mbps 的下行速率;一年后,巴龙 720 问世,下行速率翻番;2015 年巴龙 750 发布,速率再次翻倍,并超过了“市场一霸”高通的同期产品 MDM9x45。

  2018 年后,海思发布产品的频率明显高了起来。

  先是华为发布自研海思“凌霄”系列芯片,定位“家庭高速智能互联”,用在多款路由器产品上。一年后,“鲲鹏 920”服务器芯片,将网络、存储、主控芯片及 CPU 四大结构集于单一封装。

  紧跟着,全球首款 5G 基站核心芯片——“天罡”也新鲜出炉。运用该芯片,基站尺寸缩小超 50%,重量减轻 23%,安装时间只需标准 4G 基站的一半。

  2020 年 9 月亮相的“昇腾 910”,号称是“算力最强”的 AI 处理器。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称昇腾 910 对标的是谷歌和英伟达的 AI 算力芯片。从他在发布会后接受采访的一番话,人们也能感觉出华为对海思的厚望。

  他在发布会后的采访中把海思成功的原因归于了华为的敢投入:“去年财报发布,有些声音说华为没腾讯、阿里赚得多,但任总(任正非)批评我们还是挣得多了,说明战略投入不够,还要各种写检讨。”

  麒麟、昇腾、鲲鹏、巴龙、天罡、凌霄、鸿鹄。。。 。。。 海思的“国风芯片家族”以平均半年一更新的速度日益扩大,与华为的全产品线相辅相成。

  十几年如一日,海思始终坚持着“当年誓言”:死守华为,哪里缺“芯”补哪里。

  尾声

  任正非对华为的芯片研发的重要性曾有一个恰到好处的表述,“攻城时,队伍是纵向布置的,攻城的部队,集中撕开一个口子,然后,两个主力就从口子进去,向两边扩展。进而又进去四个师,向纵深,向两侧扩大战果。”

  芯片业务对华为而言,就是强攻市场、集中力量突破市场的重要尖锐部队。芯片技术取得突破时,其他各产品线也能取得规模性市场胜利的成果。

  在 8 月的中国信息化百人会 2020 年峰会上,余承东遗憾地说,“华为开拓了十几年,从严重落后到有点落后再到赶上来领先,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是我们非常大的损失。”

  但华为并没有放弃芯片的研发,余承东呼吁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加强合作,探索出在美国施压之下生产制造半导体产品的方法。

  任正非此前密集走访四家高校,数次谈及基础科研的重要性,似乎也有为华为下一步的布局积累人才的意味。

  稍微复盘商业史就会发现:许多成功翻盘的公司,不是在领先者的地盘上硬打硬抗,而是先默默积累技术,保存火种,熬过寒冬,在新的技术路线上实现突破,推翻既得利益者。

  华为当年的造芯,并不是一时兴起,更不是异想天开,而是一次慎重的未雨绸缪。华为如今一面埋头产业链布局,一面依托鸿蒙在 AloT 领域做生态,自然也非追求眼前的速胜。而是留在牌桌,积累实力,等待突破机遇的到来。

  对于华为来说,除了胜利,也没有什么别的选择。

(编辑:青岛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