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青岛站长网 (https://www.0532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难逃水土不服?

发布时间:2020-12-03 16:52:06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再次,海外疫情降低消费欲望。 海外疫情愈发严重,为新能源汽车出口蒙上一层阴影。 譬如2030 年,我们将要把所有机动车采用电力驱动的印度,在疫情之下遭受重创,最严重的 2020 年 4 月,印度汽车市场销量为 0 辆,同时在印度境内也没有车辆生产。 如今,印

再次,海外疫情降低消费欲望。

  海外疫情愈发严重,为新能源汽车出口蒙上一层阴影。

  譬如“2030 年,我们将要把所有机动车采用电力驱动”的印度,在疫情之下遭受重创,最严重的 2020 年 4 月,印度汽车市场销量为 0 辆,同时在印度境内也没有车辆生产。

  如今,印度汽车市场虽然已经恢复销量,但疫情持续发酵,汽车销售呈现萎靡之势,公开数据显示 2020 年前八个月,印度汽车销量为 140 万辆,同比下降 44.4%,这意味着上汽、长城、海马等渴望分享印度突新能源市场高速增长的愿景恐落空。

  从这个角度来看,蔚来出海不容乐观,如何提升本土化运营能力、增厚品牌力,进而开疆拓土,考验着管理层的智慧。谷歌、百度二家作为中美两家搜索引擎领域的霸主,依靠搜索引擎中广告竞价机制,在移动端信息流暴增的近十年时间里,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光时刻。

  做硬件起家的苹果,在搜索业务这一块与谷歌、百度相比,尚处于一片空白。苹果在今年三季度 iPhone 的销量遭遇大滑坡,运营利润率也遭遇“大跳水”。在此背景,苹果进军搜索也是为了拓展业务线,尤其是在其软件服务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发展搜索业务也可以与其软件服务形成联动效应。

  看上移动搜索,科技巨头如何瓜分天下?

  其实,瞄准移动端搜索这块蛋糕的不仅是苹果,国内华为、小米等智能硬件厂商们也纷纷在加紧布局,以求在这个领域与原有巨头们瓜分天下。

  华为在 Mate 40 系列全球线上发布会上,正式向海外用户发布海外搜索引擎、地图、文档应用,其中通过搜索引擎 Petal Search 为海外 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提供搜索服务,并支持 50 多种语言。

  9 月 25 日,小米正式开启了小米浏览器 13.0 内测招募。此次改版聚焦本机搜索功能,在视觉设计、功能交互、算法推荐等方面进行了升级。
 

 调查小组在反垄断调查报告中提及,由于谷歌的这项反垄断调查涉及到对于搜索业务的垄断,因而未来有可能中断二家科技巨头之间的协议。

  如若中断了这份长达 16 年的合作协议,对于苹果而言,将失去每年至少约 100 亿美元的净利润。而对于谷歌而言,也将对其目前的搜索业务市场份额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据诉讼文件显示,通过将谷歌设为 iPhone 和 iPad 上 Safari 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谷歌覆盖了美国 36% 的搜索查询。据此推算,2019 年,苹果设备占到谷歌搜索流量的近一半。

  在与谷歌的协议很可能分道扬镳的背景下,苹果也开始了搜索引擎的自研工作。美股研究社认为,这一部分来自于反垄断调查的无奈之举,另一部分或许也是苹果的有意为之。

  自研搜索,苹果意在何为?

  其实,早在反垄断调查开始之前,苹果就已经在搜索业务上开始投入资源。近年来,苹果公司已经招募了许多搜索专家,并相对频繁地为搜索工程师发布招聘广告。

  2013 年,苹果斥资逾 2 亿美元收购了 Topsy,Topsy 是能访问 Twitter 实时信息流的少数几家公司之一。尽管苹果当时没有披露收购 Topsy 的意图,但现在来看,苹果感兴趣的是 Topsy 的索引和搜索技术,而非与社交媒体有关的产品。

  2018 年 4 月,苹果挖来 Google 的搜索主管约翰·贾南德里亚(John Giannandrea),人们普遍认为这是通过 Siri 来巩固苹果在人工智能和语音搜索领域的基础的尝试。

  目前,使用 iOS 14 的 iPhone 用户在搜索窗口中键入查询时,苹果将显示自己的搜索结果,而不再是 Google 的搜索结果。苹果还会显示自动完成样式建议,突出显示如何从用户最常用的搜索查询中学习。

  对于苹果公司的搜索产品,Google 前工程总监比尔科夫兰(Bill Coughran)曾评论称:“他们(苹果公司)有一支可靠的团队,我认为他们有经验和深度,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构建一个更通用的搜索引擎。”
 

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正在德国柏林附近建厂,一旦投产则可降低售价。

  第三,汽车文化不一样。长期以来,欧洲的汽油价格高于美国,令小型车、小排量与手动挡成为欧洲汽车的象征符号,理智消费的文化深深扎根于欧洲人的意识中,而这个文化也延续到新能源汽车市场,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本土化、品牌力、疫情是三大“拦路虎”

  这么来看,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之后想要立足,需面临三大挑战。

  首先,本土化亟待完善。

  不可否认,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海外的接受度仍然偏低:一方面针对海外市场的本土化设计不足,譬如蔚来旗下要么是中型车,要么是中大型车,在车型尺寸上就不占优势,能否讨当地人的欢心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另外一方面由于保有量小,售后营业网点不足,从而推高了售后维护成本,影响用户的体验,令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

  其次,品牌力仍待提升。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强手林立,既有特斯拉这样的“网红”,也有奔驰、宝马、奥迪等老牌国际车企谋求转型,还有雷诺这样的“地头蛇”,而多数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海外的品牌力薄弱,如何与之正面扳手腕,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有相关人士告诉锌刻度,品牌力薄弱的背后是自主创新与国际水准尚有一定的差距,未来仍需补短板,当下出海多数以练兵为主,“蔚来、小鹏造车等出海,最优策略就是攥紧拳头深耕一个国家,短期别急于求成别追求销量,慢慢积累经验才是正道。”

(编辑:青岛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