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造芯陷入困局,国产集成电路崛起之机?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9 年 5 月,美国商务部正式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Entity List),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售相关技术和产品。 一年后,华为等来的不是解除限制,而是制裁升级。 今年 5 月,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IS)宣布将严格限制华为使用美国的技术、软件来设计和制造半导体芯片。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包括那些处于美国以外,但被列为美国商务部管制清单中的生产设备,如果有公司要为华为海思代工芯片,也需要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 在这项禁令真正落地前,华为有 120 天的缓冲期,对于华为来说,今年 9 月份将迎来「至暗时刻」。 众所周知,芯片是华为各大业务线各种产品的关键组件,称其为华为的「命门」也不为过。 影响华为各大业务线的关键芯片,包含了智能手机SoC芯片(麒麟系列)、AI芯片(昇腾系列)、服务器芯片(鲲鹏系列)、5G 通信芯片(巴龙、天罡系列)以及路由器芯片等等。 这些芯片都是由华为旗下的半导体公司海思负责设计和研发的。 美国此次的限制措施,矛头直指海思,进而威胁到华为的各条产品业务线,这里就包括了华为刚成立不久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 在汽车之心此前的文章中,我们对华为智能汽车相关芯片进行了梳理,目前其产品主要有构建MDC 智能驾驶平台的AI 芯片昇腾以及高性能 CPU 鲲鹏,还有应用在智能座舱层面的 5G通信芯片巴龙 5000。 芯片作为未来智能汽车最关键的「增量部件」,昇腾、鲲鹏和巴龙的这 3 款芯片,很可能成为决定华为智能汽车业务成败的「胜负手」。 但随着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升级,这些「胜负手」反过来变成了「卡脖子」问题。 1. 华为海思还能自行设计芯片吗?一颗芯片的诞生可谓是在头发丝上建造万丈高楼,包含图纸设计、施工、装修等过程,这些过程分别对应的是芯片的设计、制造以及封装测试。 围绕这些组成部分,已经衍生出了完整的集成电路(IC)产业链。 美方此次矛头对准的华为海思,就是典型的芯片设计厂商,业内称之为Fabless模式,只设计不生产。 芯片制造的代表厂商则是台积电(TSMC)、中芯国际(SMIC)这样的企业,采用的是Foundry模式,只代工不设计。 而针对芯片的封装测试,国内则以长电科技这样的公司为代表。 至于为何要分而治之,是因为芯片生产的产业链很长,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一家企业都要包圆的话,其在资金、人才以及技术方面面临压力将非常大。 美国的德州仪器(TI)是很早崛起的既做芯片设计又有自己的晶圆厂的巨头,其模式被称为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 早年,国内的中芯国际也想从 Foundry 向 IDM 模式转型,但是因为当时优秀的芯片设计人才极其短缺,转型的想法最终不了了之。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华为海思自研的与智能汽车业务相关的几款芯片,来看看美方对华为的制裁升级带来了哪些「卡脖子」问题。 1)芯片架构 对于芯片设计来说,非常核心的部分就是架构的打造。架构决定着芯片的性能。 华为海思作为一家芯片设计厂商,目前在 CPU 和 GPU 方面都没有自己的核心架构,需要从ARM购买架构授权和IP 核授权。
上面仅仅是 3 款芯片的案例,ARM 架构对于华为海思芯片的设计影响深远。 那既然是有求于人,也必将受制于人。 ARM 虽然是英国科技公司,但在很多关键技术上要仰赖于美国。 ARM 在 2012 年通过收购的方式取得了 MIPS 公司的多数专利,这些专利主要分布在处理器设计、SoC 设计以及其他技术领域。 大家知道MIPS在通信和高性能计算领域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这是一家美国企业,其研发成果自研归属于美国。另外,ARM 的核心 CPU 架构研发中心放在了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市。 而后 ARM 在 2016 年被日本软银收购,迫于美国的淫威,ARM 也不得不站到华为的对立面。 最近 ARM 停止给华为芯片架构技术授权的消息满天飞,ARM 中国区执行董事长兼 CEO 吴雄昂被免职的「罗生门」也闹得沸沸扬扬。 所发生的一切都指向的是同一个问题:未来没有了 ARM 的技术授权,华为的自研芯片将何去何从? 短期看,华为此前已经拿到了一些 ARM 芯片架构的永久授权,可以不受「断供」影响,比如ARM v8架构就永久授权给了华为。 但是,从长远看,ARM 的芯片架构以及 IP 核心都会不断迭代升级的。 一旦 ARM「断供」华为,华为就拿不到最新的芯片架构和内核,也意味着研发不出性能更优的芯片产品。 在讲求不断迭代升级的智能汽车产品上,昇腾、鲲鹏这些芯片如果不能持续提升性能,是没有办法和其他的竞争对手一较高下的。 这对于华为刚刚起步的智能汽车业务发展来说,其实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是华为未来不得不面对的困境。 唯一的出路就是自研芯片架构,但这意味着包括时间和资金上巨大的投入,而且还要承担自研架构性能跟不上来的风险。 在华为之前,三星、苹果都自研了芯片架构,但是基本上在性能方面都跟不上 ARM,只能在一些低端产品上采用自家架构的产品,其他产品仍高度依赖于 ARM 的架构。 芯片架构之外,美国对华为新的制裁条款里,还特别提到了对「芯片设计软件」的限制。 2)EDA 软件 华为海思的确有自己设计芯片的能力,但是用于芯片设计的高端软件仍然依赖于海外,这不是华为海思一家的问题,这是所有国产芯片开发企业共同面对的问题。 在 IC 设计的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工具领域,目前全球公认的领先企业全部来自美国,Cadence、Synopsys和Mentor Graphics三家企业占据了全球90%以上的市场份额,几乎形成了垄断之势。 所以华为海思设计芯片,免不了要向这些美国公司购买软件。当美方严苛的半导体政策制裁来临,华为的 EDA 软件供应成为棘手的问题。 事实上,华为在吸取了 2018 年中兴通讯事件的教训后,已经向这些 EDA 公司购买了软件的长期使用权限,所以在短期内,华为海思还能使用这些工具。 但是和 ARM 架构一样,这些 EDA 软件将会随着芯片性能、工艺制程等改进而不断迭代版本,而这些新版本软件,华为未来有钱也买不到了。 其实 EDA 软件本身的研发难度并没有那么大,很多国产供应商也能顶上。 但是对于应用软件来说,生态打造和用户积累是更为重要的,没有生态和用户,再好用的软件也难以成熟。 国产 EDA 软件们的最大问题就在这里。 当然,EDA 软件的国产化突破是必须要实现的,只是不知道这杆大旗会在华为的推动下被哪家企业接过去。 所以在 EDA 软件上,美方对于华为的限制并不是一击致命的,而是长期的折磨。限制的不是眼前,而是扼杀华为自研芯片的未来潜力。 通过对芯片架构以及芯片设计软件的「断供」,美国对华为海思的芯片设计能力进行了精准打击。 这还不够,特朗普政府还要在芯片制造领域对华为进行「绞杀」,如果华为的芯片制造不出来,设计得再好也不过是一堆废电路图纸。 2. 华为芯片制造的困境华为最为仰赖的芯片代工厂莫过于台积电了,这家中国台湾企业如今已是全球芯片代工界的一哥,其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接近 60%,可谓独孤求败。 今年一季度台积电营收达到 103.06 亿美元,高居全球晶圆代工厂营收榜首。 领先不只体现在市场层面,台积电的芯片制造工艺也是全球领先的,特别是其在7nm、5nm甚至更低的工艺制程方面,基本上没有像样的对手。 2019 年,华为给台积电带去了超过50 亿美元的营收,占台积电当年营收的 14%,华为也成为了台积电的第二大客户,仅次于苹果。 在先进的 5nm 制程工艺代工方面,台积电最大的两个客户是苹果和华为。 可见,台积电对于华为来说,重要性非同一般,反过来,华为也是台积电不能割舍的大客户,二者互相成就。 但是这样互相成就的关系却在今年 5 月被美国的一纸禁令无情打破了,台积电将在不久的将来停止为华为代工芯片,这将形成双输的局面。 台积电虽是总部位于台湾的企业,也未在美国本土建厂,但是其最大股东是美国的资本,所以台积电依然要受美国政府的控制。 抛开资本不谈,台积电的很多芯片制造设备、技术,甚至是制造设备里面的工程材料以及光电器件都来自美国,所以美国政府可以对台积电进行管控,有权决定台积电能为谁代工、不能为谁代工。 对于芯片制造而言,最关键的设备就是光刻机了,而全球能提供光刻机的企业屈指可数,其中就包括了荷兰企业阿斯麦尔(ASML),美国企业应用材料(AMAT)、KLA-Tencor和Lam Research等。 这些企业基本都得受老美的管控,芯片代工企业要向这些公司采购设备,都要看美国政府的脸色。 即使是位于荷兰的全球光刻机一哥 ASML,因为他们的设备里使用了美国工程材料和光电器件生产商II-VI和美国光学元件供应商Lumentum等供应商的技术,所以也难逃老美的「上帝之手」。 2018 年,中芯国际好不容易从 ASML 采购到一台 EUV 光刻机,被美国频频阻挠至今未能交货,这也反映了国内在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上的「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窘境。 在芯片制造工艺上,目前全球两大主流工艺FinFET和FD-SOI技术的发明人是美籍华人工程师胡正明教授,毕业于加州伯克利大学,他曾是台积电的首席技术官。 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台积电在技术上依赖于美国的程度有多深。 再回过头来看华为智能汽车业务相关的昇腾、鲲鹏和巴龙这 3 款芯片,此前都已经确定台积电作为代工厂。 其中,昇腾 310采用的是12nm制程工艺;鲲鹏 910采用的是更为先进的7nm制程工艺;巴龙 5000也是7nm工艺。 短期内,这三款芯片由台积电代工应该问题不大,因为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华为在 120 天缓冲期之前已紧急对台积电追加高达 7 亿美元订单,产品涵盖 5nm 及 7nm 制程,使得台积电相关产能爆满。 其中,5nm 主要生产华为下一代旗舰手机麒麟 1020 芯片,7nm 则是生产 5G 基带芯片,巴龙 5000 基带芯片大概率还是台积电代工。 (编辑:青岛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