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号转网来临前,那些“狼来了”的日子
在4G趋于成熟的那几年,中国联通和电信启动的都是全国流量和全国通话,像是腾讯王卡里所有套餐的日租宝都是全国流量,而电信在这方面则是从来没有抠门过。反观中国移动,在数字内容方面煞费苦心却没有获得理想的效果,流量资费方面也一直让人“颇为不快”,纵然一降再降,套餐眼花缭乱也改变不了它在三家之中,资费确实高出一筹的事实。但是资费好也不是万能的,联通就面临用户“大进大出”的现象。 上个月,中国电信发出了首张5G SIM卡,联通宣布已完成了5G试点区域一期部署及测试,上海移动与华为推出了虹桥火车站启动5G覆盖的建设计划,李跃带领中国移动发布了首款自主品牌5G终端“先行者一号”。这意味着,5G建设的竞速已然开始,它带来的不仅是B端的改革,对C端市场的用户体验与留存来说,也是一张王牌。而有消息称,随着杨杰入主中国移动,李跃有可能会成为5G之下中国电信的新掌门人,能不能从移动手中抢用户有可能将成为这位老将的重任。 如果短期内运营商统一进行资费下调,转网对用户的触动其实并不大,但5G尝鲜很可能会成为撬开真正“携号转网”用户流动的第一把钥匙,但是运营商原有的数字内容如果缺乏与其他互联网公司同样的竞争力,那么这些“增值”业务在4G时代做出的转型,到了5G时代依然是鸡肋一枚。 一方面,就外部条件而言,在之前的转网试运营中,也发现了运营商之间的结算是亟待解决的一个关卡,毕竟当前的4G网络不仅提供高速的数据读取,还有其他数字内容服务,这是需要VoLTE技术来实现的,技术统一是基础,而增加转网办理点,建立流程规范等都需要在大面积运行之前就解决。 另一方面,携号转网虽然可以自由选择通信网络,免去了种种换号的繁琐,但是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除非有特别无法忍受的部分,在5G体验、资费下调、内容部分满足信息摄取等各种诱惑之下,变动的几率并不会太大。更何况当前的网络服务还与宽带业务有捆绑,有些亲情号更是无法跳区间使用。换句话说,被“抱怨”的中国移动不一定会流失过多用户,除了基建之外,5G之下相信中国移动还是愿意“用成本维系用户”。 而联通与电信与移动的用户差距虽然目前仍然很大,但“混改”之后带来的导流效应,用户增长速度也确实肉眼可见,多平台的打通对这两家运营商来说,更能让自己在“生态”这根绳子上立得更稳。和移动不同,电信联通经历了3G-4G时代自有数字内容耕耘后,在渐渐“矫正”这个业务线的策略,不再强调自产内容,而更多的是借助合作方的力量,这对于资金和资源的有的放矢都至关重要,很有可能,两家拉动新增用户的重要途径就是这些能够“曲线救国”的“新数字内容”。剩下的,就是如何进一步解决留存的问题了。 然而,没到揭晓的那一刻,谁又知道呢? 【编辑推荐】
点赞 0 (编辑:青岛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