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青岛站长网 (https://www.0532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器 > 安全 > 正文

阿里技术专家:持续交付与微服务背后的实践逻辑

发布时间:2021-01-09 12:29:34 所属栏目:安全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阿里技术专家:持续交付与微服务背后的实践逻辑》要点: 本文介绍了阿里技术专家:持续交付与微服务背后的实践逻辑,希望对您有用。如果有疑问,可以联系我们。 崔力强 阿里巴巴技术专家 《微服务设计》中文译者之一;曾在ThoughtWorks任职软件交付和敏捷

上图是一个持续集成流水线的不同状态的样子.可以看到刚开始的两个stage,代码检出和集成测试,是由代码提交自动触发的.到了第三个stage,也就是部署测试环境,就需要手工批准了,所以出现了一个按钮给你按.后续的预发和生产环境也都类似.

持续交付部分就讲到这里,下面是个小结:

接下来我们再聊聊微服务.

微服务与持续交付的相互作用

关于微服务的概念,《微服务设计》一书给出的定义是:一些协同工作的小而自治的服务.微服务能够带来很多的好处,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持续交付.当然微服务本身也需要很多实践的支撑,比如Martin Fowler就在他的bliki(http://martinfowler.com/bliki/MicroservicePrerequisites.html)中提到了“You must be this tall to use microservices”.而这个’tall’中的很多内容都已经涵盖前面讨论的那些持续交付的技术实践中.所以可以说微服务和持续交付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使用微服务之后,显然你需要部署的服务就会增多.如果一个服务的自动化部署和相应的流水线都没有做好,那么服务多了之后部署的复杂性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只有把持续交付的实践先做好,才有可能顺利地使用微服务.

反过来看,微服务架构下,每个服务都很小.因此如果我的某次修改只涉及了一个微服务的代码,我只需要发布这一个服务即可.那么相应的测试工作也就简单的多.

其实按理说,虽然服务拆开了,但是还是需要这些服务在一起才能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所以只修改一个服务,还是有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的功能的.但是因为它们是不同的服务,所以一定会有非常清晰的API接口.这种API接口其实跟一个单块系统中的模块化的概念很类似.只不过API容易做的清晰,而单块系统中的模块化的边界很难维持.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微服务带来的其实是“强制的模块化”,从而带来更好的设计.

好的,话说回来.既然每次发布只涉及到需要修改的那些微服务,那么影响的面就相应的较小,所以就可以更加放心大胆的去做发布,也就进一步促进了持续交付.

微服务所涉及的话题非常多,大家可以移步《微服务设计》这本书查看所有的话题.这里只分享一点,那就是使用渐进式的方式进行微服务化.当然其实“渐进式”是我做大部分变动时的一个通用原则,比如重构,架构变化等.

 

渐进式微服务化的一个场景就是当你要新做一块相对来说比较大,而且比较独立的功能时,就可以考虑,是否可以单独写在一个服务中.举个例子,若干年前我在一个比较大的Java Spring项目上工作.然后客户有了一块新的业务,最终希望以主站上的一个tab页的形式存在.但我们都不想在这个陈旧的系统上继续开发.最终的方式就是新启一个应用.使用当时开发效率最高的技术.

 

那么怎么做到存在主站上的一个tab呢?答案是使用nginx集成.为了不暴漏客户信息,下面我们会用一些加的信息.这个应用的所有url都在/new_app/下.在主站的nginx配置中加上一条转发的规则,把/new_app/*这样的url,都转发到新部署的应用上.

 

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粘合新服务的方法.后来我们使用类似的方法把其它的“tab页”(也就是其它不同的业务)也都一一用新的技术重写了一遍,挂载到了主站上.

 

当然,这只是一种微服务的形态而已.关于更多的形态,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淘宝的前后端分离技术:http://blog.jobbole.com/65513/.

 

好的,稍微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今天主要讲了什么是持续交付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使用哪些技术.然后还聊了聊微服务的方法论会给持续交付这件事情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最后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逐步进行微服务化.

感谢大家的聆听.

Q&A

Q1:使用Docker部署微服务持续交付时,应该注意什么?你们的Docker使用情况是怎样的?

A1:我现在做的是一款持续交付产品,本身会有一个构架集群,执行任务使用的是Docker,但集群软件本身并没有使用Docker来不熟.不然就是在Docker中运行Docker了,性能会有些影响.

前端的portal正在做Docker化,还没有应用到生产环境中.一个可以分享的就是,要把自己的应用的相关配置都环境变量化,这样对于Docker化比较友好.

我们还有一个产品是code.aliyun.com.这个产品也没有Docker化,或者说『不可变服务器化』,原因就是因为要在本地磁盘写代码库.

所以上面提到对本地读写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做『不可变服务器』还是有些困难的.

 

Q2:你们目前关注的持续集成的量化指标有哪些?比如项目单元测试/接口测试/静态检查等方面的内容.整个持续集成有效运转的效率如何?失败了怎么办?怎么保证交付系统的稳定性?

(编辑:青岛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