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马云“杀回”香港 此次阿里回港上市关注八大要点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讯)13日晚上的消息,阿里巴巴集团向香港联交所网站提交初步招股文件,正式启动香港IPO计划。由此成为首个同时在香港和纽约两地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香港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也是阿里最初首选的上市地。2014年阿里巴巴遗憾错过香港,马云在纽约敲钟时说,“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就会回来。”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香港及瑞士信贷香港公司,未披露募资金额。 如果一切顺利,阿里巴巴预计将于年内完成在港IPO,香港市场将迎来腾讯阿里互联网双巨头齐聚的时代。 据报道,一份投资意向书显示:阿里巴巴股票将于11月26日开始在联交所交易。 关于这次阿里巴巴重回香港上市,基金君整理了几个要点。 要点一:这次IPO募资多少? 据披露,阿里巴巴集团本次发行包括5亿股普通股,以及可额外发行最多75000000股普通股新股的超额配股权。本次发行将包含国际发售和香港公开发售,预计最早于11月20日定价。 据披露,阿里巴巴集团的美国存托股将继续在纽交所上市并交易,每一份美国存托股代表八股普通股。此次上市完成后,集团香港上市股份与纽交所上市的美国存托股将可互相转换。这也意味着,阿里巴巴集团将成为首个同时在中国香港和美国纽约两地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初步文件没有显示具体募资金额。 今日早间,《南华早报》引述消息人士说法称,阿里巴巴获港交易批准推行上市计划,筹集资金约为150亿美元(差不多1000亿人民币)。阿里巴巴将于11月13日开始为时一周的面向全球投资者的路演,价格会在11月20日敲定,25日开始交易,港股上市计划并没有收到香港形势影响。 彭博社上周也曾报道,这家中国电子商务巨头的目标是融资至多150亿美元,将是香港自2010年来最大的股票集资。 要点二:募资用来做什么? 据招股书披露,本次IPO所募资金主要用于驱动用户增长及提升参与度。将继续在数字经济体中拓展并提供广泛的产品和服务,持续通过中国领先的线上视频平台优酷及一系列其他分发和内容平台来打造数字媒体及娱乐服务。继续实施新零售业务,持续在云计算技术、供应链管理系统和营销系统进行投入。 要点三:持股结构如何? 招股书显示,阿里巴巴集团目前的股权结构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软银实益拥有约25.8%已发行在外股份,是最大股东。本次全球发售完成后,软银将保持其最大股东地位。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马云和蔡崇信分别实益拥有约6.1%和约2.0%已发行在外股份。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包括马云和蔡崇信)共计拥有约9.0%已发行在外股份。 要点四:马云说了啥? 阿里巴巴在提交港交所的上市申请文件中称,马云已向董事会作出承诺:他有意逐渐减少且随后限制他在蚂蚁金服的直接及间接经济利益(不包括公司在蚂蚁金服中持有的股份),直至前述经济利益所占比例不超过他及他的关联方在紧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公司权益,且前述经济利益的减少不以马云及其任何关联方从中获得任何经济利益的方式进行。 要点五:阿里的规模有多大? 要点六:阿里旗下有这么多的核心业务 要点七:12年前曾以B2B业务在港上市 早在12年前,阿里巴巴便与港交所有一段交集。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以B2B业务作为主体在港交所上市,募资116亿港元,成为当时中国互联网公司融资规模之最。上市后,其股价曾飙涨至发行价3倍,成为当年“港股新股王”,市盈率一度超300倍。 然而随后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阿里2B业务受到巨大影响,股价开始崩盘。2008年3月破发,10月跌至3.42港元低位,较发行价跌去30%。与此前41.4元高位相比跌超90%。 最终2012年,阿里巴巴宣布以13.5港元/股的发行价进行私有化,“黯然”告别港交所。 2013年,阿里巴巴集团首次谋求整体上市时,香港便是首选地,但最终因其同股不同权的股权结构与港交所机制不符,转赴美国上市。 美东时间2014年9月18日阿里登陆纽交所,发行价68美元/股,不计超额认购行权,IPO募资约218亿美元,若计入可高达250亿美元,创美股史上最高IPO融资记录。 赴美上市的第一天,阿里巴巴就承诺,“只要条件允许,我们还会回来”。 痛失阿里成为港交所酝酿25年来最大改革的导火索,去年4月24日,港交所发布IPO新规,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上市,还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 “同股不同权”不再成为上市阻碍,内地互联网企业的赴港上市潮由此开启。 此后,小米和美团点评分别于去年7月和9月成为登陆港交所的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 (编辑:青岛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