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中需考虑的场景——用户会犯错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一、预防犯错在工业上,裁整纸的裁纸机,切纸的操作必须是一左一右两个相距1米有余的操纵杆同时按下才能实现,非常有效地确保了工人人身安全。正确的思路是用户没机会犯错。 因此,在产品设计时,可以采用预防犯错的原则,从根源上避免犯错;以keep验证码登录举例: 1. 失误无效失误无效,是指将用户的操作行为定义为失误,并不同系统产生交互。如图所示,用户输入非数字,超过4位均不键入,最终实现用户失误无效; 适用:由于这类设计思路是系统不反馈用户的操作结果,适用用户是清晰的知道如何操作,并快速反应是明显的失误行为。 2. 无法犯错在未输入4位验证码时,则确定按钮置灰,无法点击进入下一步;或者淘宝选择商品时,无货的规格按钮置灰无法选中;比起用户点击保存后报错再撤销回来修改,这类交互方式对用户体验更为友好。 适用:通常这类判断比较简单,比如说纯前端判断(必填项为空),加载页面时接口已获取结果(淘宝下单时无库存的商品规格置灰); 3. 合理默认值通过为用户设立合理默认值,减少用户的切换和思考,降低用户犯错;比如,若需输入验证码,则应弹出数字键盘; 二、正确引导1. 犯错前提醒例子1:以注册时输入设置密码,若系统对密码设定有要求时,会在输入框文本提示“请输入至少包含数字,大写英文,小写英文三种组合至少8位数密码”。 例子2:用户在知乎发布问题时,有输入字数限制。在输入内容即将超范围时,输入框会提醒“还可以输入几个字”;超出输入范围后,输入框会提醒“已超出几个字”,并发布问题按钮置灰; 适用:需要事先提醒用户,否则用户犯错可能性较高; 2. 减少期望和实际的差距用户看到产品时,认为执行的结果是目标A,但走完流程后发现目标是B,此时用户期望和结果不一致,这就是一种错误的表现。 为了减少用户期望和实际的差距,在产品设计时“不要重复造轮子”,遵循常用设计规范。因为这类设计已经被众多产品所验证,用户也得到充分的教育。搬来可用的轮子,不仅开发效率高,而且用户可快速上手; 注:在搬运轮子的时候也要有自己的思考,思考产品为什么这么设计,是否适合自己的产品方向和用户特点。一味的搬运别人的轮子,也只会造成产品的调性不一致。同样是视频网站的断网提示,b站和腾讯视频就有明显的不同。 3. 减少用户记忆“是否有买车票时日期选错了?”,用户的记忆是短暂的,且精力很容易分散。定车票最核心的需求是时间和行程;执行该任务需确认如下信息:
电商平台在做限时抢购活动时,为了避免用户提交订单后未及时付款导致的库存预占,因此要求客户必须抢到商品后半小时内付款,否则订单作废。因此需要在订单支付时提醒用户付款倒计时。 适用:对于用户易错或害怕错误的信息,为了避免用户记忆并反复核实,重要信息提醒常驻显示。 4. 预览结果当一个视频修改软件使用渲染特效时,一般需要后台花费5或者10分钟处理,而这个时候计算机基本是没有反应的。在这种情况,虽然用户没有永久丢失之前的工作进度,但如果完成的结果并不是他们本来寻找的,其实用户失去了相当的时间,甚至可能还有他们的耐心。 适用:用户不知道自己的操作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或者发现撤回该操作给用户带来较大的成本,因此通过预览结果的方式,让用户提前检查以确保他们得到自己想要的。 5. 二次确认例子1:为确保用户是真的要执行这个操作,通过二次确认弹窗,可有效避免用户误操作导致的麻烦。例如用户在执行一个删除操作,建议使用二次确认弹窗。其细节是,确认删除的按钮清楚的标识为删除,而不是一般的确认。 例子2:用户在设置密码时,通常需要输入两遍密码。因为密码的输入时为避免被他人看到密码所以显示*****,因此通过二次输入密码可有效避免用户设置密码错误。二次输入比确认弹窗更具备用户核对的意义。 例子3:如果手机正在播放视频,用户关闭wifi是无需确认,视频网站先自动暂停播放避免用户手机流量滥用,二次确认是否继续播放。例子1是执行操作时二次确认弹窗,而该例子是先替用户做决定,后提示用户如何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产品设计时要谨慎使用确认弹窗。确认弹窗是打断用户当前行为,因此成功阻止用户正在犯错是有意义。但如果产品设计中过多的使用确认弹窗,往往用户不会花时间去确认自己是否犯错,而通过快速点击确认提高操作效率(通常发生在老用户上)。因此当真有很重要的事情需要提醒用户时,人们或许会忽视本次弹窗的内容。 (编辑:青岛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