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青岛站长网 (https://www.0532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百科 > 正文

超30亿条用户数据被窃取 BAT无一幸免

发布时间:2018-08-26 09:33:51 所属栏目:站长百科 来源:寻找中国创客
导读:导语:近日,绍兴警方破获了一起涉及30亿条用户数据窃取案件,受害者包括百度、腾讯、阿里、今日头条等全国96家互联网公司。 微博莫名其妙关注了乱七八糟的营销号,QQ号忽然加了一些不认识的好友及群聊,淘宝账号不知何时多了几个好友……如果你遇到过这些

阿里安全归零实验室提供的数据显示,因用户信息泄露而产生的电信诈骗案件仍处于频发状态,仅在2017年4月至12月的8个月中就观测到电信诈骗超过43万起,案发资损达1亿9千万元,受害人员超过5万人。2017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3.1万起,查处违法犯罪人员5.3万名。

中国互联网协会在2016年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全年国内有6.88亿网民曾遭受不同程度的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达915亿元。

近年来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数据泄露事件同样屡见不鲜。

2016年底,媒体曝出京东疑似有12GB用户数据外泄,京东之后回复称,该数据源于Struts 2的安全漏洞问题,“当时国内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及大量银行、政府机构都受到了影响”。

2017年3月,Facebook数据泄露丑闻爆发,至少8700万用户的隐私数据疑似泄露。受此影响,Facebook股价在之后下跌超过20%。

在互联网几乎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生活的必需之后,关于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变得愈发重要。但在大规模地数据泄露事件面前,个人用户却很难起到什么作为。

技术风控产品负责人张晓科称,个人用户只能最大限度降低隐私泄露所带来的影响和损失,比如勤更换账号密码、不要在陌生的网站或服务商输入个人敏感信息等。

作为互联网服务的提供商,互联网企业在数据保护面前有着不可替代的责任。数以亿计的用户撑起了全球科逾9万亿美元的市值,当互联网愈发呈现寡头化趋势之后,相关企业必须以更高的要求来保障个人用户的隐私安全。

毕竟,谁都不想在网络上来一场“裸奔”的狂欢。

(编辑:青岛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