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明日!本年度最后一次水星西大距即将上演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21 热度:0
天文学普及者说明此次在9月22号发生的第三次、同时也是最后一次的水星西部偏心大距会是当前最佳的观赏时机。届时只要天气晴好,在大距前后一周左右的黎明时分,感兴趣的公众朝向东方低[详细]
-
距太阳最近!水星表面温度最高达430℃为何还有不化的水冰?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21 热度:0
在我们所在的星系里,有八颗星球受到太阳的牵引力而不断绕其转动。而其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只有4600万千米,也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水星”。
然而,让人感到疑[详细] -
地球巨眼SKA第一台中频天线正式吊装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21 热度:0
在国际大科学工程项目"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 Square Kilometre Array ,SKA)之中担任研制的中国方面,中频天线的构建工作已经完成了第一个初具规模的天线,在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详细]
-
首颗香港制造的卫星总装下线 将在11月底发射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21 热度:0
香港制造的商用高光谱遥感卫星已于20日在香港科学院的先进制造业中心进行总装下线测试。这标志着香港的首次本土研制的商业卫星已完成全部组装工作,并将于11月底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详细]
-
黑洞可以吞噬所有光线,科学家如何寻到黑洞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20 热度:0
在当今的物理世界中,我们把黑洞视为一个极为罕见且令人难以想象的天体。在物质非常紧密的空间区域内,黑洞产生了巨大的引力作用,甚至光线都无法逃脱,人类已知的物理法则,都在黑洞内[详细]
-
科学家为什么要建造人造太阳?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20 热度:0
当前最受瞩目的探险领域之一是探究清洁能源的使用方法。我们长久以来一直依靠煤炭等非再生能源而毁坏了大自然的平衡体系。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需要采用更为洁净及再生性更强的能源替代品[详细]
-
为什么人类生活在地球,而没有生活在木星呢?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20 热度:0
我们已经发现了八个行星组成了我们的星系——太阳系,但却只有一种行星上存在着类似人类的文明——地球。那么为什么只能是地球上出现了人类这样的智慧生物,而其他[详细]
-
科学家在陨石内部发现液态水太阳系的水资源比想象中更富饶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20 热度:0
人类通常会在探索外星世界的时候优先考虑水源,因为它是生命的起源。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在月球上找到水资源、土星环中找到水资源、火星上也存在液态水和冰,很多星球的[详细] -
为什么太阳被称作恒星?是因为它能够永恒不灭吗?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20 热度:0
所谓的恒星并不是一个永不停息的星体,而是一个持续运动的星球,所以叫作恒星。与之相反并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行星就是以一种规律的方式绕着它所对应的恒星运转的天体。
宇[详细] -
为什么太空是冷冽的,太阳能传热到地球却不行?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19 热度:0
在广阔无垠、充满未知的神秘宇宙中,探索边界外的领域是一次让人着迷的挑战;而其中蕴含着的奇妙与不解之处则更加引人入胜。在这片无垠的黑暗中,伴随着宇宙漫游者的探索,我们逐渐揭开[详细]
-
历次太空授课都讲了什么?上干货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19 热度:0
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通告,“天宫课堂”的课程表上又将增添一节新的教学内容,开课时间是九月二十一日下午三点十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三名新晋“太空教师[详细]
-
用在检测拉曼散射光的连续滤光片系统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19 热度:0
使用拉曼光谱,要求光源提供准确、一致以及单一波长的光线以生成特定的光谱分析信号。因此,气体激光器的发射线经常被用作激发源。然而,连续调整激发波长可能很重要。
例如[详细] -
关于深度语义分割模型的商讨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19 热度:0
最近几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壮大,对于整个图像处理行业来说都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改革与升级转型了。深度语义分割模型作为其中的重要成果之一,以其卓越的能力和广泛[详细]
-
量子计算机探究突破传统计算限制的未来之路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19 热度:0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生活在一个以数据和算法为主导的世界中。这使得对于计算机算力和存储器的需要越来越紧迫。然而,传统的计算机面临着一系列的限制,如摩尔定律的失效和算法复杂度的[详细]
-
墨子怎样给仙女座星系拍照片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18 热度:0
中国青海冷湖天文基地的墨子望远镜投入使用,此设备具备北方半球最强的光学时间精度测量力道,成功启动天文学上的观察计划,该成果使得中国的时域天文学家得以迈向世界级水准。
[详细] -
韦伯不算啥,我国觅音计划将发射阵列望远镜寻找第二地球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18 热度:0
在茫茫宇宙之中,我们是否真的孤单无助呢?毕竟宇宙是如此广袤无限,会不会存在着和我们类似的另一类生命形式,他们也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除了地球之外,还有哪些星球上有生命存[详细]
-
金星19日将迎今年启明星姿态的最亮时期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18 热度:0
金星19日将迎今年启明星姿态的最亮时刻 根据天文学知识的普及者所言,从七月初七开始一直到九月十九日之间将会有多次出现机会让人们观赏到太阳系的“启明星”最璀璨的辉煌壮[详细]
-
遥感卫星北斗基站深空探测中国航天不停探索新高度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18 热度:0
使用巡天望远镜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天空的奥秘;而利用人造卫星进行遥感的科技则为人类观测自身提供了更强大的手段。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详细]
-
完成发射场多星检测新挑战长二丁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九号卫星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18 热度:0
西昌卫星发射场的长征二号线上的第82H号运载火箭成功地把遥感三09星送入了预定的地球轨道上,实现了整个发射过程的完美结束!
本次发射的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详细] -
飞船用10年时间赶上了距地球4.3亿公里的慧星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16 热度:0
自从太阳系形成以来已经过去了138年,而地球自身的存在史也已达到了46年之久。过去,由于科技的局限,人们的首要任务是如何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但近百年来,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人类[详细]
-
如果臭氧消失地球会发生变化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16 热度:0
实际上在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上存在一层空气环绕在地表的表面上方数公里高的地方。这一层空气中含有一些特定的元素,构成了我们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一种保护作用,有了这种大气才能够让我们地[详细]
-
你说地球是圆的,佐证呢?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16 热度:0
相信大家都清楚的知道,我们的地球是圆的!
然而细想一下,我们会发现这个“常识”,好像是老师家长教给我们的……
如果多问一句:你说地球[详细] -
可以说一发最牛的火箭或许可以打出一个小型的航天港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16 热度:0
在天空中有星星,在海里可以乘船航行,而在陆地则射出了许多箭头。中国五院所辖的第5个航天器发射场以及我国的独一无二的海上发射基地便坐落于此,我国首次海上发射、首次海上“一[详细]
-
中国科学家新成果奠定光晶格量子计算基础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16 热度:0
以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安徽大学教授苑震 生以及清华大学的马雄峰和复旦大学的周游为首的团队协作。该研究小组利用被禁锢的光介子来冷却高能量的原子的原子核,从而实现量子计算的[详细]
-
月球背面2200万亿吨金属来自何方?嫦娥四号重大发现!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9-15 热度:0
中国的嫦娥四号成功进行了自主研发的探月工程,其最新的成果显示其在研究月球背面方面表现出色。最近,它传回了一条重大发现的消息,震撼了整个科学界。据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月球背面[详细]